2023年十大感動中國人物事跡作文8篇(范文推薦)
十大感動中國人物事跡作文8篇要善于結合實際,靈活變通,才能寫出好作文,事跡材料寫作以優秀人物或集體的先進事跡為主要內容,是重要的應用寫作文本之一,以下是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十大感動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十大感動中國人物事跡作文8篇,供大家參考。
要善于結合實際,靈活變通,才能寫出好作文,事跡材料寫作以優秀人物或集體的先進事跡為主要內容,是重要的應用寫作文本之一,以下是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十大感動中國人物事跡2023作文8篇,供大家參考。
十大感動中國人物事跡2023作文篇1
張桂梅同志深深扎根邊疆民族貧困地區,全身心地投入到教書育人的崇高事業中。她愛教育,不斷學習先進的教學經驗和方法,總結出一套適合民族貧困山區教育特別的教學方法,教學成績突出;她愛學校,不顧身患多種疾病,以驚人的毅力克服病痛折磨,經常超負荷地工作在教學崗位上;她愛學生,拿出絕大部分工資接濟困難學生,積極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業余愛好,從各個方面關愛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業余愛好,從各個方面關愛學生。張桂梅同志用自己的行動,實踐了一名共產黨的崇高理想和追求,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
張桂梅同志是教師的優秀代表,是教師的榜樣。張桂梅同志愛教育,愛學校,愛學生;張桂梅同志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張桂梅同志讓社會滿意,讓家長放心,讓學生成才,認真執行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切實加強師德建設,真正做人民滿意的教師。
張桂梅同志立足崗位 開拓進取勤奮工作為我國教育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張老師總是笑著說:“如果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業:如集我有企盼,那就是我的學生;如果我有動力,那就是黨和人民”。她,沒有生育自己的兒女,卻有著世界上最偉大的母愛。那些失去父母的貧苦孩子在她的身上感受到了母愛,分享著人間最美好的親情。她,一位普普通通的人民教師,用真愛點亮了那些無依無靠的孩子們的希望之光,譜寫了一曲感人至深的愛的奉獻之歌。她就是華坪縣民族中學教師兼“ 兒童之家”福利院院長張桂梅。向傳遞真愛的使者張桂梅學習為主題的 “ 感恩行動 ” 在迅速掀起,成為推動和諧社會建設的強大動力。
通過學習張桂梅先進事跡以后,我們要更加熱愛和忠誠黨的教育事業,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把培養高素質的建設人才和接班人作為自己義不容辭的職責,甘為園丁,做到教育安心和專心,全心全意為教育事業服務。熱愛本職,踏實工作,不追逐名利。為了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應勤奮學習,刻苦鉆研,及時更新知識,不斷提高教學和科研水平與能力。虛心向有經驗的教師學習教學方法與教學技巧,認真聽取他們的教誨。講好普通話,使用規范字,以認真負責的態度上好每堂課。絕不得過且過和放任遷就學生,而要以又紅又專的高標準要求學生,以滿腔的愛心關心學生,關心學生的成長,積極做好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循循善誘,管教管導,既教書又育人,對學生一視同仁。做到深入學生,為學生排憂解難,為學生多辦實事。
十大感動中國人物事跡2023作文篇2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無論是戰火紛飛的革命歲月,還是熱火朝天的建設年代,亦或是砥礪前進的改革開放時期,我們一代代共產黨人始終堅持“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推動中華民族實現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再到強起來的偉大跨越。黃文秀一個甘于奉獻的優秀共產黨員用實際行動,彰顯著初心使命的強大力量,她那感天動地的奮斗故事,奮斗在脫貧一線奉獻了自己的青春,甚至奉獻了自己的生命。
時代楷模的力量是無窮的。我們全黨同志要深刻學習黃文秀同志的精神和偉大事跡,時刻牢記“走得再遠、走到再光輝的未來,也不能忘記走過的過去,不能忘記為什么出發”以黃文秀為榜樣,牢記初心使命,用于奉獻擔當,在新時代的前進路上做出自己的貢獻。
學習黃文秀甘于奉獻勇于實干的精神。作為駐村第一書記,黃文秀腳踏實地埋頭苦干,一年間就帶領88戶418名貧困群眾脫貧,全村貧困發生率下降20%以上。在平凡的崗位上,她書寫下了非凡的業績。黃文秀的感人事跡,必將激勵廣大黨員干部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勇往直前。
內化于心,才能外化于行。不忘初心,才能踐行使命。不忘初心,黃文秀用奮斗鍛造開拓創新、真抓實干的作風,用真情踐行心系群眾、公而忘私的奉獻精神,用畢生書寫了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使命擔當。
東京奧運會已經過去幾個月,蘇炳添以亞洲最好成績、小組第一名跑進百米決賽的那一段視頻仍被很多人發上社交媒體,他自己也常重溫,但不是回味成為第一個決戰奧運會百米的黃種人而帶來的激動心情,而是反復研究對手,觀察自己技術上的問題。成為專業運動員后的十幾年里,他都是這樣過來的,突破自己會獲得一瞬間感性上的興奮和激動,但很快,就又回歸理性,琢磨自己還有沒有進步空間,是不是哪里還可以更好。
“當運動員不就是這樣嗎?到了一個高度,就想要另一個高度?!碧K炳添對《中國新聞周刊》說。
東京奧運會結束不久,蘇炳添度過了32歲生日,他心里很清楚,這個年紀在短跑項目上已經過了所謂黃金期,這倒也讓他松弛下來,現在的目標變得很簡單:能跑一年是一年,至于20__巴黎奧運會,“就先不想那么遠”。
天天就知道訓練
如果決賽能跑出半決賽的成績,蘇炳添可以拿到銀牌,盡管他已經創造歷史,體育迷們還是免不了替他遺憾。他的外籍教練蘭迪·亨廷頓深感自責,認為是自己和團隊沒能為蘇炳添在短時間內連跑兩槍做足訓練上的準備。但蘇炳添能理性看待這個結果,他認為半決賽9秒83是超水平發揮,決賽的9秒98才是自己的真實水平。
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黃天驥在接受《中國新聞周刊》采訪時,說過一個嶺南文化在廣東人身上造就出的鮮明特征,看似矛盾卻辯證統一——生猛求變又理性淡定。這種性格在蘇炳添身上格外凸顯,無論在生活還是專業上,蘇炳添始終是努力且務實的人,即便短暫被突如其來的事情干擾,他也可以很快回歸問題的本質,清醒地尋找方法解決問題,而不是陷在情緒里。也許正因如此,他擁有超越常人的自律,也使自己成為先進技術的受益者。
很多運動員在非賽季的休息日會稍微放松自己,蘇炳添并不。他的表哥蔡健發曾經回憶,每次家庭聚會,大家都是吃吃喝喝,蘇炳添從來不亂吃東西,不吃豬肉,更從來不喝酒。
為保證訓練強度,蘇炳添常年晚上十點準時上床,手機關機。有些人拿了好成績,會在比賽結束當天慶祝到凌晨才休息,但20__東京奧運會男子100米決賽后,蘇炳添依然在22點準時睡覺。他的發型十幾年不變,出門就是運動服,身邊的朋友說,蘇炳添天天就知道訓練,和訓練無關的事他就沒興趣。蘇炳添的初中體育老師楊永強回憶,他在學校田徑隊訓練時,就從不缺勤,每次訓練都積極參加,非常自律。
1989年8月29日,蘇炳添出生于廣東中山古鎮。他從小就對自己的運動天賦有自信,盡管個子不高,但每次和同學比賽摸籃板,自己都不輸他們。初一的一節體育課上,老師楊永強在沙坑邊劃了一道線,看誰能跳到那里,結果,蘇炳添一跳就越了過去。課后,楊老師把蘇炳添拉到一邊,“有沒有興趣過來田徑隊?”這成為蘇炳添運動生涯的起點?!皬某踔械臅r候就覺得,我在田徑場上特別威風?!彼诩o錄片《逐夢者蘇炳添》中說。
20__年11月,蘇炳添第一次參加正規百米比賽——中山市中學生田徑運動會,他代表古鎮中學以11秒72的成績拿下冠軍,這已經是國家二級運動員水平。這個成績吸引了中山市體校,同年12月,15歲的蘇炳添被體校錄取,開始接受專業訓練,兩年后,他毫無懸念地通過選拔,進入省隊。
中國田徑的傳統訓練模式沿襲自前蘇聯,以大負荷量、高強度的“苦練、狠練”為主,缺乏深刻的運動生物學理論支撐。直到20__年劉翔在大阪世界田徑錦標賽男子110米欄獲得冠軍,提倡了很多年的“科學訓練”和“國際交流”才真正被田徑界廣泛接受,尤其是第一次參加世錦賽便躋身半決賽的邢衍安的一番話,讓很多教練員和高層管理者深受震動——“在沒同劉翔、孫海平教練一起訓練前,我的技術很差,現在改進了很多?!?20__年以后,中國短跑的訓練理念開始發生根本性變化。但在蘇炳添18歲時,訓練還是從難、從嚴的粗放時代。
18歲的人對未來還懵懂,他只懂得刻苦訓練才能達到健將水平,成為專業運動員,只要轉正,每個月就有工資拿了。在高負荷的訓練下,他的成績以0.01秒為單位,艱難地在秒表上向前爬行,20__年10秒45,20__年10秒41,20__年,他用全國錦標賽上10秒28的成績跑入國家隊。
廣東隊著名短跑教練袁國強曾在回憶徒弟成長經歷時說,“我帶了他快十年,可以說,他是我帶過的最自覺的隊員。十年來,在訓練場地上他只要出現在我的視線范圍內,就絕對是在訓練,從不偷懶?!?/P>
真正理解短跑
之后的三兩年,有輸也有贏,蘇炳添慢慢在田徑界嶄露頭角。20__年,全國田徑錦標賽男子100米百米賽場上,蘇炳添跑出10秒16,不僅獲得冠軍,還打破周偉13年前創造的全國紀錄。一年后,倫敦奧運會,蘇炳添又成為中國第一位晉級奧運半決賽的短跑選手。也正是從這場與博爾特并肩賽道的比賽開始,讓蘇炳添開始留意外國選手的節奏特點,思考自己在技術上的短板。
前30米,蘇炳添有絕對壓制對手的能力,但在30米后,身邊的博爾特一下子就沖了出去。與身高1米95的博爾特一起跑,蘇炳添坦言并沒有太大壓力,只有1米72的自己和對手不是一個級別,但如此迅速被超越,還是讓他頭腦空白了一下,“30米后不會跑了”。后來,他反復觀看比賽錄像,發現自己與博爾特等國外選手在節奏上存在巨大差異:僅僅跑出5米時,自己就抬頭進入最大速度,而所有外國選手仍在埋頭利用身體的蹬伸繼續加速。提前進入途中跑,使蘇炳添比別人少了20~30米的加速。
20__年之后,田徑運動管理中心開始對短跑項目實施“走出去,請進來”方針,加強短跑項目與世界的交流融合。蘇炳添得益于此,20__年到海外訓練營待了很久。他不斷觀察國外的對手,有些明明個子不高,也跑得很快。原因還是那一個,對方后勁足,而自己一聽到槍聲,就一口氣沖到底,前面能跑多快就多快,后面體力受影響,只能盡量頂,這樣的節奏“已經特別僵了”,哪怕在狀態特別好的時候,也難以突破10秒10。這一年,還發生了一次意外,促使蘇炳添作出破釜沉舟改變原有節奏的決心。
20__年8月,莫斯科田徑世錦賽半決賽中,旁邊道次的選手在發令槍響前晃了一下身體,蘇炳添被誤導,搶跑罰下。既是隊友也是國內賽場上老對手的張培萌第二小組出戰,跑出10秒整的成績。如今再回憶搶跑,蘇炳添仍然覺得那件事長久地挫傷了他的自信心,他不得不在一次又一次的比賽中一點點走出害怕搶跑的陰影。而當時沒幾個人注意一個搶跑者的失落,人們都為張培萌的10秒所振奮,看到了中國人突破10秒的希望。
作出改變是件大事,不是所有人都支持蘇炳添,剛開始受聘于中國田徑協會的美國科研型教練蘭迪·亨廷頓給了他信心。亨廷頓做了一個簡單的試驗,他讓蘇炳添站好,然后走到身后,出其不意地猛一推,蘇炳添下意識就邁出了右腳,這與他的起跑相反,起跑時,他是右腳在前,跑出的第一步是左腳。
亨廷頓建議,改變起跑腳,重新建立一個技術節奏,既然身體最自然的反應是右腳先出,那么當槍聲響時,自然的反應才最快速,最合理。20__年冬天,蘇炳添到佛羅里達冬訓,在美國教練的幫助下,改變起跑腳,適應新節奏下的起跑、銜接、途中跑、沖刺,將“一飛沖天”改為一段一段合理分配力量,盡可能將最佳狀態保持在后半程。
就像習慣右手吃飯的人突然換到左手,難處可想而知。為了把新的節奏刻在腦子中,印到肌肉里,他無時無刻不在琢磨,走路時模仿起跑蹬伸的動作,睡覺前在大腦中演練白天訓練的技術,一步、兩步……想得太多,有時候做夢都在跑,早上起來累得不行,因為“訓練”了一晚上。
教練估計蘇炳添改變十幾年的習慣、適應新節奏需要一至兩年,他用了7個月。20__年國際田聯鉆石聯賽尤金站,蘇炳添在百米決賽中以9秒99一戰成名,成為歷史上首位跑進10秒以內的黃種人,也創造了新的全國紀錄。那一晚,極少播報體育新聞的《新聞聯播》用時1分45秒高規格播報這一體育事件。
3個月后,他在北京世錦賽上再次跑出這個成績,成為首個躋身世錦賽百米決賽的亞洲人,并和隊友一起摘得4×100米接力銀牌,創造了亞洲運動員在田徑集體項目上獲得的世界最好名次。
這次改變帶給蘇炳添的不僅是突破瓶頸,還有理念上質的轉變,他更深刻地理解了短跑這項運動:僅有優秀的起跑,一聽到槍聲就玩命向前沖,無法成為世界頂尖,只有輔助以科學的技術和節奏,才有可能達到更高境界。
賽場唯一“80后”
亞洲短跑選手有個不成文的“28歲定律”,28歲被認為是一個無形的頂點,由盛轉衰,蘇炳添的很多師兄弟選擇在這個年齡退役。20__年,28歲的蘇炳添結婚成家,他也遞交了退役申請,人事關系轉到暨南大學。有領導勸他,“很多人退役是為了趁年輕找工作,工作你已經有了,不如繼續跑?!?/P>
蘇炳添自己也覺得還可以跑。在他眼中,跑步已經不光是身體的競技,更多在于技術層面的問題,并不是到了某個年齡就跑不動,而是看想不想跑。后來他在自己的論文中寫道,“通過科學化的訓練和保障可以讓大齡運動員取得優異成績?!?/P>
這一年,從暨南大學借調到國家隊的蘇炳添,正式成為蘭迪·亨廷頓的弟子。亨廷頓團隊中,有世界頂尖的康復師、體能師、醫生、營養師以及生物力學專家,一接手蘇炳添的訓練,他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參照“冠軍模型”對蘇炳添的體能和技術狀況進行全面診斷和分析,制定針對性訓練方案。例如,幫助他改變跑動過程中的擺臂動作和腳掌落地后的發力方式。
日常訓練中,亨廷頓會根據訓練前評測結果和運動員的主觀感受,確定當天的速度、耐力、爆發力等一系列訓練的負荷量度,避免運動員發生損傷和過度訓練??蒲袃x器設備也幫了大忙,亨廷頓給手下的運動員做3d模型,將他們的跑動姿勢輸入電腦,對比最科學的模型跑動姿勢,來發現他們每個跑動瞬間不科學的地方,甚至還對運動員的睡眠進行監控。
蘇炳添感慨,這與傳統訓練拼命練、不斷加大強度有本質區別,他發現自己練得更少,卻跑得更快。20__年國際田聯馬德里挑戰賽,28歲的蘇炳添跑出9秒91,追平了卡塔爾歸化選手奧古諾德保持的亞洲紀錄,七天之后,在鉆石聯賽巴黎站,蘇炳添再次復制了這個成績。
亨廷頓曾說:“我只是2%的教練,科技才是那個98%的教練?!笨萍歼@個教練,支撐著“高齡運動員”蘇炳添收獲了技術參數和身體素質的不斷進步,疫情造成的比賽中斷,也意外幫助他康復了20__年復發的腰傷。東京奧運前夕,亨廷頓和蘇炳添都滿懷信心,他們制定的目標是進入前八,并為中國打開9秒90。
后來的故事,每個人都已經知道。蘇炳添認為自己的突破能夠帶來的最大影響,就是讓更多有運動天賦的孩子不再只“看見”羽毛球、乒乓球……也“看見”百米;另外,就是讓更多人接受,技術是一個運動員天賦之外,最鋒利的武器。
榜樣的帶動力是立竿見影的。奧運結束后一個月,西安全運會賽場,蘇炳添驚訝地發現幾乎所有短跑運動員身上,都出現新技術的影子,從賽前準備這一項就能看出來。大家的熱身有很多步驟,跳躍、拉伸、核心、泡沫軸放松……一套做下來像個完整的小練習,把全身小肌肉群都充分活動開,這明顯是國際化的熱身理念,以前蘇炳添總在國際賽場看見,國內比賽,選手通常是傳統的踢腿拉伸,做兩次高抬腿,跑個加速跑,然后就準備比賽了。
“新技術早就有,只是推廣下去有難度,很多人不愿意接受?!碧K炳添對《中國新聞周刊》說?;叵胱约簞傞_始去國外訓練,境界還不夠,外國教練教的很多動作,他也不理解,“覺得很奇怪,這么跑肯定跑不快,也跑不動”。但是經過之后多年的實踐,才發現當初他們所說都是對的。
20__年的國內賽場,“00后”已經成為主力,八十幾人的參賽名單,蘇炳添是唯一的“80后”。他開始計劃人生的下一階段,不是遵循退役后留在一線當教練的傳統軌跡,而是回到大學,在基層培育更廣闊的土壤。
他對自己經歷中最寶貴的東西看得很清楚。作為創造過“奇跡”的運動員,最光輝的時刻足以讓人們忘記他曾有過的失落和失敗,或者認為那些應該只是“小事”。沒有人能真正理解,一個運動員如何從那些黑暗的甬道中一步步走出來,以及在漫長的時間里,如何和傷病共處,如何面對贏與輸。他覺得這些才是真正值得他去傳授的經驗。中國體育由“過來人”帶新人的時代正在過去,以后的頂尖運動員自有他們的專業教練和更先進的科學技術,自己能做的,是重新審視那些掙扎與成長,然后把那一切教給年輕人。
十大感動中國人物事跡2023作文篇4
奧運會百米飛人大戰,最終還是來了。對蘇炳添來說,創歷史地進入到百米飛人大賽的決賽了,更加重要的是,半決賽他的成績是第一位的,所以也是出現在黃金跑道第六道,也就是說,蘇炳添出現在百米決賽的c位上。這樣的現實,證明了蘇炳添的速度與實力。這樣的蘇炳添,最終也是獲得第六名的成績。不得不說,很是炸裂了。
對蘇炳添來說,這一天內2次跑進10秒大關,這絕對是一個奇跡了。半決賽的舞臺,他跑出個人和亞洲最好的成績,9秒83,比此前的個人記錄、中國記錄和亞洲記錄,都是要好很多的。這樣的蘇炳添,也是厲害炸了。作為體育迷,對于這樣的蘇炳添,也是紛紛感嘆:蘇神。
雖然,最終的蘇炳添并沒有獲得獎牌,但第六名的成績在中國田徑的歷史上,足以載入史冊了。也因為這樣,很多人懷念劉翔,直言他是中國田徑史上最偉大的運動員,沒有之一。這樣的說法,還是很客觀的。對體育迷們來說,這時候才知道劉翔的厲害,才知道劉翔的不容易。劉翔的存在,幾乎是黃種人的傳奇故事了。
對于這樣蘇炳添,人民日報也是直接點贊:“不是奪得獎牌才值得慶賀,超越自我就能贏得尊崇。從第一次跑進10秒,到跑進奧運決賽,蘇炳添一次次逆天改命,跑贏了時間。這是中國驕傲,也是亞洲榮耀。奔跑是一種狀態,更是一種風采。致敬中國速度,致敬每位創造歷史的英雄!”
這樣的點贊,還是很直白的。對人民日報來說,他們的點贊,是至高無上的一種肯定。這樣的肯定,或許沒有太多物質上的東西,但絕對是最大的認可。對很多人來說,都希望得到這樣的認可,但對多數人來說,都不具備這樣的實力,也沒有足夠的機會。而對蘇炳添來說,則得到了這樣的官方認可,這價值與意義非常不一樣。
同樣的,賽后的蘇炳添也是很滿意的,不忘自我點贊一番,“對我來說,通過這么多年來的努力,自己終于可以站在百米(決賽)的跑道上面,我覺得我完成了自己的夢想,也完成了歷代的前輩對我們的祝福?!边@樣的點贊,沒有任何的問題,對運動員們來說,自信一點也是很有必要的。
而除此之外,蘇炳添也是放出了狠話,“今天是一輩子最好的回憶。今天的成績應該說沒有讓大家失望,希望在幾天后的接力比賽中繼續帶來中國速度?!边@樣的蘇炳添,這樣的說話,則有些霸氣了。那就是,對蘇炳添來說,他還是有些不甘的,他還是希望能在奧運會的賽場上展現更好的自己。而接下來的接力賽,或許就是一個非常不錯的機會。
十大感動中國人物事跡2023作文篇5
但是為了減輕家里的負擔,省下住宿費和伙食費,他選擇走讀,對于現在很多學生來說,走讀相對住讀來說,要更舒服和愜意,因為不用擠在幾個人的宿舍中,還有家里父母做好的可口飯菜。
但是對當時的劉伯明來說,走讀是一項體力和毅力的雙重考驗,因為他的家距離學校有10幾公里,每天往返一趟,要跑20、30公里,在東北的冬天,溫度達到零下20多度,騎著自行車5點多鐘出門,天還沒亮就趕往學校,而在天黑放學后,再騎著自行車返回家中。
在如此艱苦的條件下,劉伯明可以說靠著一股驚人的毅力,完成了高中的學業,他丟棄了調皮和貪玩,一心撲在學習上,那個在中考時候英語考了零分的少年,在高中的時候,英語卻在班級里名列前茅。
1985年,空軍飛行學院來學校招飛行員,劉伯明還是想著為家里減輕負擔,他瞞著家人偷偷的報名,而原因就是飛行學院不用交學費。
當時很多人都踴躍的報名,但是因為要求文化水平和身體素質要求比較高,其他報名的人都被刷掉,只有劉伯明由于學習成績優異,加上高中幾年寒暑不休的騎行上學,鍛煉出一副好身體,無論是學習成績還是身體素質都異常的優秀,成為學校里唯一被選上的學生。
十大感動中國人物事跡2023作文篇6
“我喜歡聽飛機起飛時,發動機轟鳴的聲音,也喜歡開著飛機在云層里鉆來鉆去,直插云霄的那種感覺?!睖椴ㄏ胫缒曜鲲w行員的時候,這樣說。
6月17日,神舟十二號載人航天飛船,帶著3名航天英雄上了天,湯洪波的父母、好友、同鄉的一顆心,也隨著他跟到了天上。
神十二起飛的前夜,湯洪波的父母緊張得躺床上翻來覆去,就是睡不著覺,只好把電視一直開著。第二天早上6點村干部到湯家時,湯洪波的父母都吃完早飯了,母親伍蘭清表示,昨天她跟老伴就睡了兩個小時。
伍蘭清既盼著兒子早點飛天,又對第一次上天的他有著諸多擔心。兒行千里母擔憂,更何況是去往遙遠的外太空。相比之下,父親湯海秋就淡定很多了,17日早上,他特意把兒子留給他的空軍襯衣拿出來穿上了。十多年來,每逢什么重要場合,湯海秋都要把這件衣服穿上,像是什么儀式。
火箭點火升空的那一刻,伍蘭清激動得跟著火箭一同站起,還將右手高高舉起,她的眼神亮亮的,里面裝滿了對兒子的驕傲。
“湯洪波很有耐心,人也冷靜,要是做一件事,能堅持好久?!睖椴ǖ木司诉@樣形容他。不過湯洪波小時候也是個十足的“皮孩子”。湯洪波小時候總到舅舅家去住,有一年舅舅家殺豬,墻上掛了許多豬肉,有人問湯洪波回不回家,這小子說不回,要在舅舅家住著把肉吃完了再回去。
舅舅說,現在侄兒為國爭光上天了,雖然祖國給他們備了120多種吃的,但還是希望他有空能回家來,多吃幾頓家鄉菜。
1975年出生的湯洪波,是家里的老大,他還有一個小三歲的弟弟。5歲時,他就跟著父母一起下地干活了,等到10多歲,湯洪波已經是插田扮禾的一把好手,他干起活來也不叫苦不叫累,大人們干完活一回頭,就看見他滿身都是灰,只能看清兩個眼珠子。
27年前,19歲的湯洪波通過了招飛考核,他高興地從村口買了一掛鞭炮,看著噼里啪啦炸開的爆竹,湯洪波又蹦又跳,說自己以后就要去保衛祖國了。
從那時起,飛欄村就“飛”出了一位飛行員。
村里的老街坊說,洪波這孩子懂事,還在部隊那會兒,每次回家都會來看望他們這些長輩,還會去鎮上給他爸媽添置好多家用品。去年,湯洪波還托弟弟在家安裝了兩個攝像頭,想家的時候就看看爸爸媽媽。
6月16日,神十二的新聞發布會結束不久后,湯洪波就給父親打去了電話?!鞍职?,不要擔心,我們一定會圓滿完成任務的?!薄皟鹤?,多余的話沒有,好好干!”父子倆的對話,簡單又飽含著滿滿的期望。
湯洪波的弟媳說,這幾天家里都忙壞了,連接個電話的功夫都沒有。她們全家都等著大哥凱旋,還計劃著要去降落地點接他回家。
十大感動中國人物事跡2023作文篇7
鮑峰,是馬鞍山師專的一名思政課老師,同時也是和縣人。在他的同學當中,有幾位是葉連平老師門下畢業的學生,因此很早以前,他就從同學處聽說過關于葉連平老師的先進事跡。幾年前,有一次學校請葉老來校給青年老師作報告,鮑峰也第一次當面傾聽了葉連平老師的講解并描述,知道了他更多的生平故事,為之感動。
鮑峰認為,葉老既是他的鄉中先賢,也是他的同行前輩。學習葉老敬業樂業和奉獻精神,自是應有之義?!叭~老在平凡的崗位上,用實實在在的行動詮釋了大愛無疆、崇德向善的師德,葉老是我們和縣人的傲慢,也是我們年輕老師學習的榜樣和楷模?!滨U峰表示,葉老關切留守兒童的學業成長和身心健康,自費成立“留守未成年人之家”,把孩子們聚集起來,無償施教。又把有限的收入掰成幾瓣花,組織學生出外學習參觀,擴大視野,甚至自費發放獎學金,激勵孩子們的每一個進步。傾其全部,以個人之力,先后培育輔導千余學生。
“沒有仁愛精神,是難以做到這樣的傾情付出,更別說幾十年如一日的堅持?!滨U峰說。
作為一名思政課老師,鮑峰認為,他要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仁愛精神不行或缺,放下身材接觸學生,了解學生,關注他們學習生活情感須要,如此才能贏得學生家長的信任,教學之中也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鮑峰還認為,葉老的精神還表現在淡泊名利的奉獻精神?!袄蠋煵粌H僅是個職業,更是學生靈魂的引路人?!滨U峰說,“作為一名思政課老師,為學生的人生‘扣好第一??圩印?,指引他們走好人生的.路,責任重大,使命光榮。我們要有這樣的覺悟,好在有葉老為我們做了榜樣?!?/P>
提及對自身的將來規劃,鮑峰表示,他將以葉老的精神為指引,補精神之“鈣”,不斷武裝頭腦,強素養、提本事,進一步堅決志向信念。立足崗位查找不足,強化學習,提振精神,不斷加強看家本事,耕好自己一畝三分地和責任田,向葉老看齊,爭當先進模范,立足崗位做貢獻。
十大感動中國人物事跡2023作文篇8
毛相林11月初接到去北京的通知時,他正牽頭實施村里的污水處理項目,在柑橘園里打了40個糞坑,將全村的人畜糞水全引到果園。這樣,既灌溉了果樹,又避免了河水污染。
“糞坑一定要保證不漏水!”出發前,毛相林召開了班子會議,除了污水處理項目的事情,他還安排村里柑橘園最后一次噴藥,以及核桃樹修枝、刷白,庭院花臺美化等工作,“這幾天天氣好,抓緊辦,每樣工作都要有人監督落實?!?/P>
10日上午,毛相林出發前又去了柑橘園、污水處理施工現場、人居環境整治庭院等地檢查了一遍,并一一做了交代。中午12點,他才出發趕往萬州五橋機場,乘坐下午4點30分的飛機前往北京。
在央視演播廳,毛相林聆聽了“全國脫貧攻堅模范”、湖南省株洲市政協副主席、炎陵縣委書記黃詩燕9年多時間扎根脫貧一線,帶領干部群眾脫貧的事跡;隨后,他與下莊村民彭仁松、楊亨雙、彭淦、毛連長,駐村干部陳天艷一起講述了在下莊修路、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故事。
“相比黃詩燕書記,我還做得不夠?!泵嗔终f,“為老百姓謀幸福就是我的夢想,在下莊干出個樣子來,才對得起跟我一起修路的群眾和6位獻出生命的英雄?!?/P>
11日晚上,毛相林給村黨支部副書記楊元富打了個電話,了解柑橘樹用藥的事情,他叮囑一定要用生物農藥,勾兌比例莫搞錯了。柑橘方面,毛相林現在最牽掛兩件事,一是眼下用藥殺紅蜘蛛,這關系到明年果樹的長勢;二是今年柑橘產量達到了50噸,他得找銷路賣出去。出發前,毛相林專門用手機拍了一張柑橘掛果的照片。碰到熟人,他就拿出來給對方看,推銷下莊的柑橘。
“馬導,你這節目還是幫忙宣傳推廣下我們下莊的柑橘嘛?!比嗽诒本?,毛相林心頭掛念的還是下莊的事兒。憋了一晚上,他覺得要是央視能讓下莊柑橘露個臉,村里柑橘銷售的事兒,就能成了。12日一早,毛相林找現場負責的馬導說了這事,“得到答復,我心頭輕松了很多?!?/P>
12日下午,參加完發布儀式,毛相林直奔機場回到了重慶主城。13日一早,他趕回下莊。
擴展閱讀文章
推薦閱讀文章